W29-B端支付规划讨论会的几点启发

最近和产品同学一起参加了B端收银台的H2规划讨论会,渊哥的一些指导让我深受启发。让我对中长期规划的判断,以及如何深度参与到业务创造中去,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。

以用户为中心,以不损伤用户体验为基线。以收银台默选为例,目的是让用户选择我们更期望的那种支付方式。这里有两种产品逻辑实现,一种是正向的转换逻辑,通过视觉、营销等引导让用户主动向你的期望靠近。一种是逆向跳出逻辑,先把用户生拉硬拽到你的期望选项,然后看有多少用户切出去。

这两种逻辑在用户体验层面上是不同的,可以想象有信用卡的同学在用支付宝的时候,如果每次都默选花呗,高频支付下对用户的伤害是极大的,所以花呗也没有这么干。

从结果上看,前者可能比后者更有效。以治水类比,大禹的父亲鲧在治水时,多用“堙”、“障”等堵塞围截的方法,治水九年,劳民伤财,不但没有把洪水治住,反而水灾越来越大。大禹吸取教训后,改用开渠排水、疏通河道的办法,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,换来了许久安宁。

价值驱动,而非能力驱动。从后视镜看,我们在短期的策略选择上,会由于能力现状,或者实现成本的阻碍,出现一些反常识的问题。有两个Case举例,一个是在营销能力建设上,我们先搞的已绑卡营销,后搞的新卡营销,这个逻辑等于还没搞过拉新就开始促活了。第二个Case是B端用户关联C端已绑卡,这是一个快速绑卡的产品模式。B端在C端绑过卡的用户有60%左右,理应是一个杠杆很高的策略,但跑下来每天这个渠道的拉新只有几十,原因是没有将快速绑卡的露出前置到流量最高的收银台,而是放在了用户选择添加新卡之后,漏损了一大部分流量。

以上所提及的Case可能产品在决策的时候都已经权衡过了,再做一遍还会选择这样的路径。我强调的是自己思考过程的一个缺环,主要是在拿到需求知晓Situation后,到选择什么样的Strategy,产生什么样的Task,这个过程是缺乏一些批判性思维和对标思维的,没有主动发起对最优策略路径的讨论。要读大盘,看大数,从细节中走出来。

最后更新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