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27-下一代协同工具

上周终于体验到了学城2.0,一个支持实时协作的全新版本。实时评论,可以让默读会这种会议形式更好的落地。文档跟随,可以摆脱同时看文档投屏和原始文档的窘境。新版本下,打开即编辑,无需手动保存,而且再也不用担心多人编辑下的冲突问题了。

理念上的变化,会伴随很多功能上的剧变。过去我们完成了文档线上化的历程,现在终于赶上了数字化下的新一代协同工具的浪潮。

下一代的协同工具我认为有两个特征。

第一个特征是以人为中心,系统工具一体化。比如我们常用的大象、学城、Zoom、Ones、OKR等系统之间的相互打通,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在尽力缝合。但更好的体验应该是只感知到一个统一的工具系统,完全满足目标管理、沟通、日程、执行协作等需求。 我看过飞书的一个PM对于工具的理解,是从工具如何影响组织的视角来阐述的。不得不说,是个“好销售”。

第二个特征是内容结构化。数字化时代内容的表现形式早已超脱文字,交互的媒介可以是语音、视频、或者某个系统专有的数据结构。结构化要做的就是把内容变成机器可理解,可分析,可检索的数据。如果看过今年的Google I/O大会,对这个趋势的感受会更加强烈。举个例子,一个需求来了,和OKR有什么关系,需求文档在哪里,上下游协作方是谁,排期、泳道、账号等细碎的信息,以及上线后的效果,这些与交付相关的事情,都应该被系统充分的理解,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,让信息从专有到公共得到充分的释放。

最后更新于